会员登陆:
      看不清?点一下  

击音耳机

时间:2015-1-26    来源:36kr

  直到和击音耳机团队聊完天之前,我都一直称他们为“敲敲耳机”。一个是因为这款耳机最有趣的点之一就在于它用“敲”作为主要的交互方式,另一个原因是“击音”这个名字给我感觉有点拗口,无法自然地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


  于是我以“这位是敲敲耳机的林浩”为开头,向我迟到的同事介绍了敲敲科技的 CEO 林浩,然后我们几个人展开了近两个小时的聊天。
  
  “这是一个缺少共鸣的时代”
  

  “与其说耳机发烧友,其实我们的团队本质上是音乐发烧友吧。”林浩介绍道。上大学的时候,林浩组过乐队,喜欢鞭挞金属,最喜欢的乐队是 Metallica。从那时开始,林浩就感受到音乐对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特殊重要性:音乐带来共鸣。
  
  林浩认为刚踏出社会的年轻人,对共鸣和认同感的渴望是非常严重的。这是一种普遍心态,但却不是一种具体的、能被直接解决的需求。如击音耳机宣传文案上的第一句所说,“这是一个缺少共鸣的时代”,而音乐,恰恰是最容易令人产生共鸣的东西。人们会在一段段鼓点、旋律和歌词中找到共鸣,也会通过音乐找到更多和他们有共鸣的人。
  
  尤其当父母的努力开始转化成了他们的物质基础,房、车早已不再是这一代年轻人视野里的唯一聚焦。因此这批 90 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会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年轻人都更渴望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感。这正是击音耳机产品的出发点:帮助年轻人通过音乐找到共鸣。


  
  “禁止搜索”,用敲击耳机的方式来发现音乐
 
 
击音耳机把“找到共鸣”这件事具化到了听音乐过程中的“发现”和“分享”。而实现这两点的交互方式正是击音耳机最大的特点:敲。在手机上安装配对的 App,然后戴上这款耳机,再用手指敲击耳机听筒外侧三下就能随机发现歌曲;轻敲两下,就能收藏本首歌曲。在应用设置内可以打开“收藏同步分享”,设置后每次轻敲两下就会将那首歌曲自动分享到你的社交账户。

    
  对于听歌,搜索总是太刻意,很多时候听歌者并不知道想听哪一首歌。因此发现音乐成为了各种音乐服务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环。豆瓣FM用“电台”的方式创造人和音乐之间的邂逅;Jing.FM 首创地让用户用“描述”来发现音乐;而新晋的“乐流”则想要改变人机关系,让播放器以更聪明的方法读懂人们需要什么音乐。
  
  而作为一个硬件,击音耳机把“发现”这个动作脱离于手机,让用户在伴随式地享受音乐时有更好的体验。比方走在路上,想换首没听过的歌听,用户不再需要掏出手机进行一系列麻烦的操作,轻敲耳机三下即可。另外,击音耳机也有学习引擎,用户敲击次数越多,耳机越能精准地向用户推送歌曲。
  
  除了“敲”,用户还能在耳机侧面的前后上下地滑动以及点击中间微凸的按钮,实现前一首、后一首、音量增大、音量减小和暂停这几个操作。这些操作依赖于侧面的一块电容触控板。我们见过 Vow 耳机几乎把整个手机都装到耳机上去了,相比起来,击音耳机用对耳机进行敲击和滑动这样简单的、不需要视觉辅助的交互,配合装在手机上的 App 的方案,似乎要更自然一些。
  
  “共鸣”回归于“社交”

    我们之前报道过的 Wearhaus 、 Muzik 等耳机产品都尝试切入社交。这次聊的击音耳机也是。目前产品的社交属性主要还是体现在配套的 App 上,用户在 App 里除了“寻歌”模式还能选择“觅友”模式。
    
  林浩提到,这款 App 其实将来会上架到应用市场,能够抛开击音耳机单独使用。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类 App 的话,这款 App 不会以歌曲数量或者做音乐专题这样的方式来和虾米之类的竞争。产品会是很轻的一个音乐社交 App,主要定位在帮助人们发现共鸣,分享共鸣,和找到跟自己有相同共鸣的歌友。用户分享一首歌时,分享那一瞬间正播放到歌词会自动生成一篇音乐日志,通过查看其他歌友的音乐日志进而交流。
  

  团队也向36氪透露了产品下一步的动态,软硬件会搭配承载一个更重一点的社交功能。但这个功能在正式上线前不太适宜对外公布。
  
  产品和团队的更多情况
  

  直到和林浩他们聊完,我才终于能顺口地把“击音耳机”读出来了——原来“击音”是取“基因”的谐音。他们希望这款耳机的方方面面都很“自然”,然后帮用户们满足“找到共鸣”这种从基因里就带有的原始欲望。
  
  击音团队的成员里有草根乐手、音乐发烧友和来自联想、新浪的产品团队,团队年龄横跨 70 后到 90 后。林浩本人创业之前,在联想做过多年的硬件产品和市场。在聊天中,我也的确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硬件领域的了解,以及对营销点的把握。

当然,即便产品营销点的把握再好或者智能社交耳机的想象力再大,对一款耳机来说最基础也重要的还是音质。这也是产品前期要框住耳机爱好者、音乐发烧友的基本条件。团队称击音耳机的音质能够媲美千元价位的所有耳机,膜片、芯片等也都有着很好的品质,“即便不配套 App 使用,这款耳机也会在音质上相当有竞争力”。至于最终的售价,团队还没有正式确定,目前他们面向公测用户征集到的定价意见大概在大几百到一千出头这个区间。      



 最新评论   (0)

更多评论

 合作伙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26071号
    Copyright 2010 www.ckia.org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