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看不清?点一下  

智能可穿戴服装入场

时间:2015-7-22    来源:钛媒体


  李宁与小米生态链企业、小米手环的开发商华米科技联合发布了旗下首款智能运动跑鞋,让这家中国最大的运动产品制造商与当下最前沿的智能穿戴设备搭上了边儿。

  智能运动跑鞋并不是一个新概念,10年前,阿迪达斯就发布过名为Adidas 1的类似产品——除了数据监测,其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连接鞋底的马达避震分析系统,为跑步者提供最佳的缓冲助力。不过,历经10年的发展,市场对这类产品的反应却依旧不温不火。去年中旬,甚至还传出了耐克将裁撤旗下智能运动设备Fuelband团队的消息,让人们对于这一全新领域的前景产生了不小的担忧——尽管在今年年初的CES上,耐克仍然推出了其全新的智能运动跑鞋Air Mag。

  实际上,随着传感器技术的革新和移动互联网下智能手机的进步,智能运动跑鞋背后所代表的智能服装正在迎来新的机遇。

  根据IDC今年4月发布的行业季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台,较去年的1960万台同比增长133.4%。尽管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为代表的腕式可穿戴设备仍将占据80%以上的出货量,但智能服装将异军突起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类。

  来自Gartner的预测报告则显示,2016年,智能服装的全球出货量将超过腕式可穿戴设备达到2600万件,并成为可穿戴设备中占比最大的品类。而在去年,这一品类的出货量还几乎为零。

  在这一品类当中,除了各种智能运动跑鞋,近期智能服装领域的另一个产品也格外引人瞩目,其便是美国的Hexoskin智能运动背心。

  与所有可穿戴设备一样,穿上Hexoskin并不会让你跑得更快,但它可以记录你的运动数据并通过手机APP评估运动状态是否达到了身体极限。

  目前,Hexoskin智能背心已有广泛的实际用途。在美国,NASA利用其在各种太空模拟任务中进行人体状况测试,而许多专业运动员则借助其判断疲劳程度和监测运动量,甚至也有马戏团使用其实时检查表演者身体疲劳程度的案例。

  实际上,相比于穿在脚上的跑鞋,套在身上的衣服是一个潜力更大的市场。而目前所能看到的种种特性,使其在未来成为了智能手环、甚至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强有力的竞争者和替代品。

  在智东西看来,智能服装的优势有3点:

  1.更便携。相比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作为“附加性配件”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服装既不会改变用户的穿戴习惯,也不会增加用户的“负担感”,同时更不必时刻担心忘记佩戴和遗失。

  2.更精确。贴身的衣物是与人体接触面积最大的“设备”,并可以直接“触及”心肺等核心人体器官。这不仅使其拥有更多的传感器接触点,所采集的数据范围也更加广泛和准确。

  3.更大众。目前较大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多为成立三四年的科技创业企业,其品牌影响力、用户群仍然有限。而入局智能服装的很多都是阿迪达斯、耐克等知名运动品牌,其本来即有巨大且忠诚的用户粉丝群。同时,其在品类规模、设计能力、销售渠道方面也拥有先天优势,故由这些厂商所引领的服装智能化潮流将更具号召力和渗透性。

  不过,尽管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并被业界所看好,智能服装的推广也仍然面临着一些窘境。

  而综合来说,其当前的劣势也有3点:

  1.价格太高:尽管已有不少三四百元甚至一二百元的低价产品出现,但是这并非是一个普遍的价位选择。以Hexoskin为例,其一套智能背心的售价高达400美元(约合2500元人民币),附属配件也价格不菲;而各大运动品牌的智能服装产品的价位同样远远高于同等级的普通款式。较高的价格门槛使得智能服装目前更多的只能应用于航天军事、专业运动等特殊领域,很难在普通消费者中获得市场。实际上,智能服装需要完成从试验品到小批量产品再到大众消费品之间的过渡,而这一首要前提便是,价格必须下降。

  2.防水性:与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运动跑鞋不同,经常穿着做剧烈运动的智能服装需要经常清洗。不论是其传感器还电池,附着于柔软衣物上的这些精密设备的防水性实在堪忧。尽管我们可以通过防水涂层的方式予以改善,但其成本、耐洗度和在洗衣机中的高温问题目前均没有可大规模推广的解决方式。目前看到的很多方案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电池置于衣物上变成一个模块,但实际上,这便与此前提及的“附加性配件”并无两样,并非是智能服装的理想形态。

  3.更新换代困难:一般的衣服并非是耐用品,甚至是需要频繁置新的时尚品,但消费者显然不可能像日常服装一样隔三差五就去购买新的智能服装。从穿着的角度上看,后者的款式通常较少;从运动的方式去说,其更像一个易耗品;而从智能的方面来讲,其与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也不能通过简单的程序更新来解决问题和升级功能。

  对于一个正在起步、明年也许就要爆发的新品类来说,当下的智能服装产品的确并不完美。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驱动和传统服装巨头与互联网公司的合力推动,实现快速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并不是难事。更重要的是,不少业界观点也认为,这种更为贴身且刚性的智能穿戴式设备似乎能更有效的解决很多产品“佩戴90天后即被弃用”的魔咒。

  这是一个趋势,尤其是当先知先觉的产业大佬们已经谋动。也许,你仍然认为这一切离你很远。但别忘了在两年前,你也不会觉得自己出门应该戴上一个智能手环、每天回头去看看自己走了多少步。



 合作伙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26071号
    Copyright 2010 www.ckia.org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