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消费者不需要完美体验
用户体验越完美越好吗?研究发现,反而是那些“非一般”的体验因为能填充消费者的“体验履历”,能让其感觉弥足珍贵、蠢蠢欲动。
想象一下,你即将迎来一段盼望已久的假期,度假地有两个选择:一是去瑞典著名的冰雪酒店体验睡在冰窖里的感觉;二是去佛罗里达享受温暖和煦的阳光,你会选择哪一个呢?近来的营销趋势表明,许多消费者会被罕见、新奇的消费体验吸引,他们会选择去一些预想不那么舒适的地方,品尝一些不同寻常的“创新”菜肴。为什么会选择花钱“受苦”而非“享乐”?哈佛商学院的助理教授阿奈特•凯南(Anat Keinan)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郎恩•科维茨(Ran Kivetz)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生产模式”下的度假
即使是在度假或消费,开启了“生产模式”的人也永远无法停止自我评估。
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和时间效率几乎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人们视时间为“最终的稀缺品(the ultimate scarcity)”。这意味着,时间是一种需要去珍惜、去保护的宝贵资源。凯南和科维茨认为,基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将持续地关注如何在紧迫的时间里变得更高效、更高产,他们将这一趋势定义为“生产率导向”,这意味着人们将会在牺牲娱乐、消费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
当时间需要被精打细算时,一系列主打“省时”的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了,比如联邦快递、麦当劳快餐等。然而,人们如此强烈的高产需求,还出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克拉克和奥斯瓦德(Clack and Oswald, 1994)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处于失业状态的人无法获得幸福、自尊和精神健康。甚至只是当人们感觉自己脱离生产状态时,挫折感也会让他们的身体出现慢性疼痛和疾病。
由此可见,从事生产活动所带来的心灵慰藉足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人退休后仍然选择继续工作。自从追求高效生产逐渐成为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人们也开始倾向于以生产率和生产成果来确立自己的身份,衡量自身价值。凯南和科维茨强调,对于生产率的需求之大,不仅驱使人们分配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和生产,还影响了他们分配休闲、度假活动的时间。即使是在度假或消费时,开启了“生产模式(production mode)”的人也永远无法停止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