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看不清?点一下  

启动绿色制造引擎 打开智能战略布局——全国棉纺针织产业集群创新大会群星闪耀智慧碰撞

时间:2017-8-28    来源:中国纺织

  8月25日,2017“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召开。作为该论坛的分论坛,“绿色引擎 智能布局——全国棉纺、针织产业集群创新大会”也于当日下午召开。论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胡顺刚主持,邀请了行业有关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集群创新发展经验、先进的纺纱和针织技术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在致辞中讲道,上午的主论坛全面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纺织服装产业的未来机遇,下午的分论坛将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为产业大发展、新疆大繁荣,踊跃献计献策,把握住新疆发展机遇,共同探寻在“一带一路”高速建设的热潮中,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今,新疆的美好蓝图正在我们的手中绘制,‘一带一路’的伟大壮举正由我们践行。”夏令敏表示,“让我们以今天的论坛为契机,凝心共力,携手并肩,一起投身新疆发展的大机遇中来,共同建设纺织强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在发言中表示,近几年新疆纺织在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井喷式增长,产能发展主要呈现几个特点:第一,传统优势行业不断增加,棉纺纱锭已经达到1314万锭,气流纺42.6万头,织机1.8万台;第二,产业链不断向下延伸,去年织布达到1.66亿,服装产能从4000万件增加到2亿件以上。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三城七园”格局,产业集聚效应也开始显现。评估显示,目前新增就业28.38万人,整体就业已经达到41.4万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指导意见》规定的第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提前完成。

  梁勇表示,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研究下一步自治区怎么来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将会立足于新疆资源优势,借中期评估找出以往的不足和差距,补齐短板。包括印染、劳动力及向西出口等方面的短板,都在一一寻求破解。下一步,自治区将对棉纺产能进行总量控制,准备对一些低档落后产能“踩刹车”。要实行产业集聚战略,发展大企业战略,引进国内前100名企业,鼓励全产业链发展。还要打通印染的“最后一公里”,让新疆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棉纺织协会副会长郑洁雯在“继承传统、砥砺前行——近期棉纺织行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的主题发言中,从棉纺织行业运行总体情况、棉纺织区域经济、新疆棉纺织产业的崛起、棉纺织产业集群运行四个方面对当前行业发展进行了讲解。
  她指出,上半年,受上游石油价格、金融市场的弱势表现及需求疲软影响,化纤短纤价格有所波动;储备棉投放较为稳定,且已明确延期至9月底,棉花市场供应量较为充足,企业加大棉纤维使用量,有利于稳定棉花市场价格;调研了解,当前纺企原料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以随买随用为主。谈到棉纺织区域经济,她指出,目前新疆纱布产量增速高于全国增速,棉纺织产业出现了向新疆转移的趋势。对于棉纺织产业集群运行情况时,她介绍说,截至目前,棉纺织行业已形成以纺纱、白坯、色织(含牛仔)、印染、服装为特点的27个产业集群(包括与印染、服装等行业协会共建集群),分布在10个省,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等地区。其中山东省、江苏省集群数量最为集中,约占棉纺织产业集群数量的50%以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新疆、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均有零星分布。郑洁雯建议,未来各集群应继续从三方面入手加强工作:第一,继续建设完善产业创新平台。第二,大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第三,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赵洪作了主题为“新格局、新动力、新发展——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报告。他指出,目前行业发展增速步入新常态。近五年,针织行业规上企业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有所回落。近五年针织行业运行质效总体改善明显,行业利润总额持续增长,但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持续增加,大企业化集中效应及行业两级分化现象明显。目前针织行业共有相关产业集群试点地区36个,占全国204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17.65%,分布于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河南、吉林、辽宁、湖北、江西等全国10个主要省市,大部分集中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中部地区。

  针对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他提出有五点值得思考:发展集群先进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正确认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挥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新疆成为投资热土,纺织园区集聚构建新型产业集群;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构建诚信为现场母线的集群“区块链”。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建平作了题为“经纬智能化纺纱解决方案助推新疆纺织产业发展”的主题发言。据介绍,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公司具有完善的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体系,是行业内大型骨干企业。经纬智能化纺纱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纺纱自动化生产线和保姆一站式服务。其中,智能纺纱自动化生产线具有告别用工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势;保姆一站式服务可以帮助企业破解配套环境差、弥补技术人员不足等发展瓶颈。
  史建平指出,智能化纺纱的特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流程短,产量高;柔性化,品种适应性强;织造导航(智能专家)系统可以使织机操作智能化、简单化;在织造中可对织机工作状态进行监视;智能引导织机达到最佳的织造状态;利用简单的操作实现最高的生产效率及织造质量;可迅速对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及规模的扩大;同类织机无可比拟,无可复制。随后,他通过夜班无人值守系统、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智能排产系统、全车间智能调度系统、质量追溯系统、远程控制系统、仓库在线管理系统、纺纱专家系统八大智能系统,发表了对于未来智能化发展的见解。
  


  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迈克尔·哈本斯坦纳以“纺纱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为题作了演讲。据介绍,纺纱厂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在全球几乎所有市场越来越重要,劳动力短缺、工厂员工的稳定性和生产质量稳定性是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何定义自动化与智能化,需要根据客户不同需求进行研究与规划,在投资成本、系统复杂性和真正的劳动力节省(和劳动力成本)方面找到适当的平衡非常重要。立达提供的自动化物料运输+蛛网纱厂管理方案,能够提升客户的纺纱生产的经济生存能力。同时,使客户在如下六个方面获益:移动终端报警可快速反馈;能源监测可优化生产能耗;质量控制可确保纱线品质一致性;环境监测可优化生产过程;辅助模块可建立专业能力储备;蛛网系统可确保高产、高质的纱线生产。
  


  新疆富丽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沈耀华发表了题为“新疆粘胶纤维与纱线的发展”的主题演讲。在对新疆粘胶纤维的生产现状进行介绍时,他表示,原有70万吨产能投产时间已接近十年,目前在品质、产量、环保等多方面都在逐步技改,以适应不断提升的环保要求和品质需求。新增产能在设计和装备应用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改进,新增产能品质上将有一定提高。短纤厂有较大电力成本优势,纺纱厂的陆续投产又降低了短纤厂的运输成本。新疆地区粘胶短纤工厂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他指出,新疆粘胶纤维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常规品种已经饱和;逐步提高纱线纱支,充分利用新疆电力成本低的优势,不能简单的只做粗支纱;新增产能应逐步提高产品档次,根据新疆本地涤纶短纤的发展逐步分散产能,生产粘胶、棉、涤纶、各种纤维的混纺纱线。
 
 

  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部展祎在题为“涉棉期货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报告中,从“棉花期货功能高效发挥”、“期货市场服务新疆举措”、“ 挂牌上市棉纱期货交易”三个方面对棉花期货助力新疆纺织发展进行了阐述。
  


  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吕永法在“日发纺机:国际水准引领行业智能装备”的主题报告中,对日发纺机的企业概况、产业布局、纺纱新技术、针织新技术等进行了分享,并对日发纺纱设备的绿色技术、节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进行了重点介绍。他表示,日发发展转杯纺技术的思路是“适纺性——高速——自动化----智能化”,目前,日发在转杯纺领域稳步推进自动化进程,在智能化技术方面,除了常规运行监控、数据统计等功能,日发的物联网系统具有智能健康管理及深度数据分析的能力,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深度分析,达到对变频器、轴承及传感器等进行健康问题的预测,在设备报警停机或损坏停机前给维护方发送预警,从而实现设备的主动维护,减少维护成本,提高开机效率。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修才作了题为“生物织造‘一带一路’”的主题演讲,从生物基聚酰胺对纺织业的影响、生物制造及生物基聚酰胺的产业机会、“一带一路”上的生物织造优势与待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对生物织造前景进行了介绍。
  他指出,“一带一路”沿线生物织造具有如下优势:生物基聚酰胺土地利用效率相当于种植棉花的六倍(以塔城地区为例);哈萨克斯坦具有丰富的农业和石油化工资源,满足生物基聚酰胺规模化生产的原料需求;项目生物基产品为当地提供先进的绿色纺织和汽车材料;为“一带一路”贡献前瞻性、高科技的绿色环保项目。
  


  会上,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刘勇作了“一带一路 国家纺织服装产业新兴基地”的报告。据介绍,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于2010年10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以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为核心的自治区级开发区,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向西部转移的示范基地,国家西部面向中亚、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纺织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和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全国十大产业园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具有区位优势明显、棉花资源丰富、配套产业基础扎实、人力资源充足、民生设施齐全、政策支持宽松稳定、服务机制高效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杨芳从石河子市及开发区基本情况、石河子开发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条件等方面对“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介绍。八师石河子是兵团最大的棉花主产区,已建成日处理2万吨污水的印染污水处理厂,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棉纺织基地。石河子开发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具有原材料优势、团队文化优势、配套环境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能源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孔石泉指出,开发区纺织产业发展思路是依托向西出口优势,建设新丝绸之路上的纺织出口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强纺织产业。今后开发区将进一步延伸和完善棉纺织产业链,重点发展领域为:以棉纺和机织为基础产业;以毛纺织、染整和天然彩棉制品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服装、针织、化纤产业和纺织品专业市场。“十三五”期间将兴建集纺织原料、纺织品、纺织机械及零配件、纺织助剂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轻纺城交易中心,成为面向内地和中亚、南亚、东欧国家的纺织品集散地。
  


  江苏传澄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澄以“社交经济下的新零售”为题,分享了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经历了大鱼吃小鱼敢为型经济、快鱼吃慢鱼学习型经济、群鱼吃大鱼分享型经济三个阶段,并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经济、社交电商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消费需求升级等进行了阐述。

  

  随后进行的高端对话环节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主持,德州恒丰集团理事长苏建军,山东华兴集团、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敏,新疆宇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司应萍,新疆即发华和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斐,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等企业负责人针对各自企业的发展心得以及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见解进行了交流互动。











  分论坛期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还对2016 年度棉纺织产业集群工作突出贡献者进行了颁奖,对棉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示范地区授牌并颁奖,对棉纺织产业新集群进行了授牌。
  
  河南省新野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王飞等十四人获得“2016年度棉纺织产业集群工作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等六个棉纺织集群获得“棉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荣誉称号;邯郸市百联纺织品有限公司等三十五家棉纺织企业获得“2016年度棉纺织产业集群争先创优贡献企业”荣誉称号。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在讲话中强调两点:第一,中国纺织工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无论在经济形势变化还是国家政策调整下,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今年上半年,纺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9.6%的增长,去年整个纺织行业规模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是73400亿。如果按照今年的增幅,2017年全年有可能接近甚至达到8万亿,这在纺织工业发展历史上又将是一个新的标志性数字。而且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6%的情况下,上半年的利润增长更是达到11.55%,从发展的综合形势来看,纺织工业保持了十分正常健康的发展。
 
  第二,过去的三年里新疆发展非常快,目前政府正在组织对过去的政策进行中期评估,对于众多企业关注的政策是否够长期稳定的问题,可以有以下预判:首先,对过去已经实行的,尤其是对棉纺业的优惠政策可以延续,专家们的意见也是应该延续。同时,在棉纺行业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新疆现在提出要开始向产业链后道延伸发展,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这也是正确的。让我们共同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发展新疆纺织服装业的战略任务,同时为新疆的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



 最新评论   (0)

更多评论

 合作伙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26071号
    Copyright 2010 www.ckia.org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